8月2日晚盛宝策略,赵露思在社交平台突然爆发,公开控诉经纪公司。这位曾以甜妹形象风靡全网的95后顶流,为何不惜自毁形象发声?背后涉及205万赔偿金争议、抑郁症诊断书曝光、工作室账户遭强行划款等事件,揭示了流量时代艺人权益保护的深层困局。
2016年,赵露思签约银河酷娱,凭借《传闻中的陈芊芊》爆红,与公司实现双赢。然而,2024年12月27日她突发神经性耳聋和抑郁症盛宝策略,被迫暂停工作。2025年1月复工后,矛盾逐渐激化。7月,她在社交平台移除银河酷娱MCN标识,8月2日直接发文指责公司“骗签分账单划走205万”、“强占工作室运营权”。
公司坚称合约到2030年到期,但赵露思方认为患病期间合约履行已存在根本障碍。粉丝整理的资料显示,银河酷娱曾为新人剧豪掷万座包场,却对赵露思主演的《星汉灿烂》零宣传投入盛宝策略,资源分配不公成为导火索。
核心争议包括公司直接从工作室账户划款205万的行为,《民法典》第577条明确规定违约责任需协商或诉讼解决,单方面划账涉嫌程序违法。此外,经纪公司在赵露思确诊重度抑郁症后仍强推行程,违背《劳动法》医疗期保护原则。违约金比例也备受质疑,对比张艺兴2019年解约案中法院“以实际损失为限”的判决标准,205万赔偿金缺乏明细依据。业内人士透露,业内普遍通过高额违约金捆绑艺人,赵露思剩余四年合约的违约金据传高达4亿。
赵露思曝光的聊天记录显示,公司工作人员曾嚣张回应:“咨询律师说不合法可以起诉”。这种态度折射出个体对抗资本的无力感——即便顶流艺人也面临取证难、周期长、商业价值折损等现实压力。更值得警惕的是健康权与契约的冲突。经纪公司要求抑郁症艺人履行高强度合约,既违背医学伦理也损害长期利益。类似韩国艺人雪莉的悲剧警示:当商业利益凌驾于身心健康时,最终必然双输。
法律层面,赵露思可依据《民法典》第533条情势变更原则主张合约解除,但需完善医疗记录、财务凭证等证据链。舆论战是把双刃剑,参考郑爽事件教训,公开喊话需避免情绪化表述。这场风波暴露出行业系统性缺陷:标准化合约模板缺失、健康条款模糊、分成机制不透明。或许正如网友所言:“当报警成为顶流最后的武器,这个行业该有多扭曲?”流量经济狂欢之下,是时候重建艺人权益保护的底线了。
这场风波不仅撕开了个人恩怨盛宝策略,更是整个娱乐产业亟待正视的结构性矛盾。当资本的游戏规则始终碾压个体尊严,谁还敢说“明星是高危职业”只是矫情?
科元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